1912年,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沉没海底,一件从海底打捞上岸的硬型皮箱,竟然没有渗进半滴海水,皮箱上淡金色的字母LV色彩依旧。难怪有人说,“一只LV一辈子用不坏,老了还能做遗产传给晚辈”。而在这个传奇品牌背后,是一个屌丝捆衣工的时尚逆袭。
1837年,14岁的法国少年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来到巴黎一家行李箱作坊当学徒,师从当时巴黎最优秀的皮箱师傅马歇尔,并逐渐成长了一名捆衣工。当时正值拿破仑二世登基,法国版图的扩大激起了欧仁妮皇后游历欧洲的兴趣。但是,旅行的乐趣却常常因为一些小问题而大打折扣,比如旅行中的衣服总是不能妥贴地呆在行李箱中。只有马歇尔身边的穷小子路易,总能将皇后的衣装巧妙地绑在旅行箱内。很快,这个从乡下来的年轻人引起了欧仁妮皇后的注意,并成为她专属的行李打理师。
在这位挑剔的皇后身边工作的日子战战兢兢,也收获颇丰。1854年春天,巴黎市中心卡普西努街4号,路易·威登的箱包店正式开业,商店橱窗中展示了路易·威登的第一件作品:白杨木圆顶旅行箱。这一年他33岁,刚刚和妻子艾美丽完婚。
1856年,具有革命性的特里阿农灰色帆布行李箱诞生。他还设计出了高档平顶皮箱,一改往日旅行箱圆顶的风格。路易制作的箱子工艺精良、配色经典,且结实耐用,所以很快便成为巴黎上流社会喜欢出行的贵族们出行的首选物品。但就像今天一样,他的设计很快便被抄袭,平顶方形衣箱遍布大街小巷。
那个时代,在法国打击盗版和在今天的中国一样困难。路易·威登的儿子乔治发挥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聪明才智,用父亲姓名中的简写L及V配合花朵图案,设计出到今天仍蜚声国际的交织字母印上粗帆布 (Monogram Canvas)的样式,此举虽然没能彻底阻止盗版,却成就了一个经典品牌的传世形象——LV。
路易·威登是设计的天才。当他看到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后便设计出了野餐旅行箱。1874年,他为探险家布拉柴(Savorgnan de Brazza)设计了一个行李包、折叠床两用行李箱,并为飞行家查尔斯·林德伯格制作了横跨大西洋的专用行李箱包。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路易·威登做不到。
他还为著名指挥家——斯托克里夫斯精心制作了“微型办公室”行李箱包,打开后立即变成了一张功能齐全的组合式办公室,桌面上可以放置打字机,书架上可以放置书箱,抽屉里可以放置乐谱。令人叹为观止。而为女歌唱家庞斯专门订做的专用鞋箱,竟然能为她放下36双鞋子。
每个故事最精彩的一页往往被收藏于某个抽屉的最深处,例如一部海明威未发表过的手稿曾意外在一个路易威登行李箱中被发现。例如在电影《罗马假期》,饰演公主的奥黛莉·赫本拿着一个LV旅行箱出走。例如泰坦尼克号海难中安然无恙的LV硬型皮箱,似乎比那艘号称“永不沉没”的游轮更靠得住。
这些历史故事来自于当时订购这些旅行箱的人,或曾经拥有过这些旅行箱的人,而自这些旅行箱被制造开始,每每被提及,它们的意义就远不止一件产品,更像一本纪念册。
旅行箱就像一种最特殊的陪伴,无论它承载的是一个家庭的脏衣服还是他们蠢蠢欲动的激情;无论是主人最美的钻石或不为人知的秘密,都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在时光的酝酿中成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