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生逢大时代 来源:整合自虎嗅、好奇心日报等
Uber最近可谓争议不断,霸占了各大科技媒体的头条位置,一边是急速上涨的司机与乘客数量,另一边是交委的严厉查封,与此同时各种奇葩创意活动更是抢足了眼球。Uber作为“外来客”迅速涌入中国市场,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它采用了其在全球各城市进行的、常规的“打法”:跨界营销。即:和不同品牌合作,借“他山之石”,普及品牌认知度。
先从最近很火的一个段子说起:Uber进入中国后持枪扫射,快的和滴滴都以为自己中枪了,结果毫发无损,低头一看,风情万种的陌陌倒在了血泊之中。
今天的uber司机家住国贸,原来在央视新闻频道当记者,现在搞互联网公司创业,开一辆路虎和一辆法拉利做uber司机,和他一起培训的有张朝阳老师的两个前助手,还有一个开A8W12的土豪,他开uber不为挣钱,主要有三个目的:
1、招聘:12点以后在中关村趴活,接的都是加班的技术员,接了6个人以后,招到了现在的技术总监,大大降低人力招聘成本
2、找项目:晚上在南站趴活,他的第一单生意就是在那接到了一个IDG的人,然后谈成了生意
3、约妹子:他们在上海出差的时候,经常在外滩打uber,有非常多的漂亮妹子开着保时捷当司机,他们在上海半个月的时间里,打了20次车,被约了两三回,回来以后,他们全都成了uber的司机,周五周六晚上12点,他们都开跑车在工体趴活,据他说成功了三四次了。
他感慨,这比陌陌好用多了,拿到电话顺理成章,并且直接见面聊一路,成功率高……没想到陌陌会被一个打车软件捅了一刀,而下一个被捅的会是谁?……想想也是醉醉的,要不考虑下租一辆保时捷,改行去开专车好了。
一直以来,擅长“跨界营销”的Uber在全世界范围内搞出了很多好玩的营销案例,今天生逢君就为你带来Uber做一个大盘点。
![](http://mmbiz.qpic.cn/mmbiz/l6TVPtibg4bWrREm1jZ0X8PAodLyMXeJEV05hgawonn2z8IOG6BDpreU7VfDIObibGiazaTmE0uyR1r5RFF0jIWoQ/640?wx_fmt=jpeg&wxfrom=5)
2014年4月,Uber搞了一个奇葩的营销活动,主题为“给你7分钟,Uber会把投资人快递到你面前”,而当时的时间点恰逢HBO情景喜剧《硅谷》的热播,Uber相当会利用热点造势。
4月9日上午11点到下午3点期间,Uber在硅谷3个核心城市提供一个如此奇葩服务:当你叫的Uber车到来时,会有一个Google Venture(谷歌创投)的投资人坐在车里等你,对方会给你7分钟的阐述时间,然后再花7分钟给你提供反馈意见。之后,Uber还会把你免费送回家。
当然啦,即使营销奇葩,但是也是羡慕不来的,谁叫人家Uber有好干爹呢。2013年,Google Ventures在Uber身上投资了2.58亿美元,也正因为如此,Google Ventures的几位合伙人才会联合出来帮Uber站台,进行市场推广和宣传。
浪指数:****
生逢君点评:众人合力上演一部《那夜,我坐上了开往硅谷的Uber专车》……创业者的口水流下来,巴扎嘿!
![1431408781891942.jpg](http://mmbiz.qpic.cn/mmbiz/l6TVPtibg4bUvlmJPPWZqKgBicPC72veY3dLvwhjDveZRQK9xDA7SpiaorRjmWhIA6yznhTUVUESMCa51D0RgRB6A/0?wx_fmt=jpeg&wxfrom=5)
2015年2月5日中午12时至下午4时,Uber在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珀斯等多个城市策划了一场猫咪秀活动。用户只要打开Uber的应用,并点击选择Kittens (意为小猫),过不了多久就会有Uber司机把萌萌的小猫咪送上门,而用户也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可以尽情和猫咪玩耍嬉闹。
![1431568718448768.jpg](http://mmbiz.qpic.cn/mmbiz/l6TVPtibg4bUvlmJPPWZqKgBicPC72veY3ibLXJXF0oyia0ERicbeZY9aSEQ0xpkNYicLGdfXo1djpWic0aOgQUXbZbEA/0?wx_fmt=jpeg&wxfrom=5)
其实“送猫咪上门”的营销活动Uber之前已经在美国一些城市策划过了,这次又在澳大利亚掀起了一股热潮。
而这个活动本身其实还有更深远的意味,那就是提高人们对流浪宠物的认识,以及为他们做慈善募捐。在Uber所到之处,公司会和当地的动物收容协会一起策划活动,而所得车费都会捐给当地的动物收容所。同时Uber也鼓励用户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通过“Split Fares”(AA付车费)来一起参与募捐活动。
浪指数:****
生逢君点评:Uber居然打起了喵星人的主意!释放卖萌大招!犯规!简直犯规!
![1431414490959313.jpg](http://mmbiz.qpic.cn/mmbiz/l6TVPtibg4bUvlmJPPWZqKgBicPC72veY3Q4mDyPCJg0GoVjxZnMicocLH9jyqKUHiakblpwjA1LSk18Gu6Yn8lpeg/0?wx_fmt=jpeg&wxfrom=5)
每年的四月中旬都是泰国人民和国外游客狂欢的日子,因为此时正值一年一度的泰国泼水节。而Uber借此事件又策划了一场营销盛宴。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点击UberSplash选择最近的蓄水卡车。预约成功后,用户将可以登上卡车停留20分钟,为自己的水枪蓄水,并在车上“占领高地”,“打击”路上的行人。
![1431414693742199.jpg](http://mmbiz.qpic.cn/mmbiz/l6TVPtibg4bUvlmJPPWZqKgBicPC72veY36jNX5HN1ibupw2CvJGiasUPdZwSuon0AuIFZO9BUDUNkosRevrWv5A6Q/0?wx_fmt=jpeg&wxfrom=5)
另一方面,Uber还为那些想要参与泼水节狂欢,但却顾忌随身重要物品被水淋湿的游客提供了Survival Kit(戏称为“生存套装”)。这个套装包含了一件雨衣以及一个防水信封,用户可以把自己随身携带的钱包和手机等贵重物品放到信封里加以保护。
用户通过Uber的应用点击UberBIKE(没错,是自行车!估计狂欢节汽车根本开不起来),并设置套装送到的地点,过几分钟就会有人蹬着自行车给你送雨衣来啦。此套装仅限500套。
浪指数:****
生逢君点评:会不会有人玩得太嗨把Uber的蓄水卡车给泼了?
![](http://mmbiz.qpic.cn/mmbiz/l6TVPtibg4bWrREm1jZ0X8PAodLyMXeJEr5hj3ZobUctPPibMBOgMDj1bIAVnSPrhsichmB97UdX4dKPcwqhcJ37Q/640?wx_fmt=jpeg&wxfrom=5)
最近,多伦多街头装上了自助酒精检测机 UBER SAFE,市民们通过抽取吸管、吹上 6 秒钟,机器便自动监测人体内酒精浓度。如果发现有人浓度超标,UBER SAFE 就会自动帮忙叫一辆车,至于车费嘛,当然也是 Uber 来付。此举可以让更多人体验服务,甚至养成“喝了酒叫辆Uber就好”的习惯。
![](http://mmbiz.qpic.cn/mmbiz/l6TVPtibg4bWrREm1jZ0X8PAodLyMXeJEOKDPn4BtaVicaTLx50jWcdI0JSv47bep9nfQV2rwOdXWzR3ACzhGJkA/640?wx_fmt=jpeg&wxfrom=5)
据悉,加拿大的车祸率在晚上 12 点之后会是平常时段的 3 倍,所以这项活动一开启便在网络上也成功引发不少讨论。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是Uber司机,会愿意去接送一位醉酒的、可能吐你一车的客人吗?
浪指数:****
生逢君点评:Uber你是不是又看上代驾业了?昂?你看着我的眼睛!
![1431415981997222.jpg](http://mmbiz.qpic.cn/mmbiz/l6TVPtibg4bUvlmJPPWZqKgBicPC72veY32FjrOjo4CBepa7YGeGc5NbtXstOibMJG9m1xzySd68bicfaicq7O6S9yg/0?wx_fmt=jpeg&wxfrom=5)
2015年3月21日和22日,Ube在新加坡策划了一场超跑秀,联合兰博基尼和玛莎拉蒂为用户奉上15分钟的免费乘坐体验。此次活动提供了两款车型,分别是蓝博基尼的Gallardo Spyder和玛莎拉蒂的GranTurismo跑车。
用户只需要在Uber的应用界面上选择SuperCar就有机会预约成功。
![](http://mmbiz.qpic.cn/mmbiz/l6TVPtibg4bUvlmJPPWZqKgBicPC72veY3waGbjOd3qZKyDbxuBW8obj7pqjmFOPKZfml9cnBnYx3bCMibB29CH6w/640?wx_fmt=jpeg&wxfrom=5)
另外,在这两天的免费乘坐活动结束后,如果用户还有需要,他们仍然可以通过Uber来预约超级跑车,只不过这一次就要动自己的“钱袋子”了。看了下面的价钱,多少人还能有勇气叫来一辆超跑玩玩?
浪指数:****
生逢君点评:Uber进军超跑界了?下一步是不是要把蝙蝠侠的坐骑借来用用咯?
![](http://mmbiz.qpic.cn/mmbiz/l6TVPtibg4bWrREm1jZ0X8PAodLyMXeJE7AyJ0h0CDt2PUduluSSGNjJeH5icA3mpoZn7Oicy6UpYfyw6YAMd11yQ/640?wx_fmt=jpeg&wxfrom=5)
看完国外的案例,再来看看近年Uber在中国做的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活动。2015年4月24-25日,Uber 在北京推出了一键呼叫 CEO 活动。16 个企业高管乘坐轿车围绕清华转,学生通过 Uber 应用叫车,和高管在车上进行 15 分钟面试。
Uber 北京负责人以及 LindedIn、App Annie 等公司高管都到了现场。参加活动的学生以女生为主,大多比较兴奋。他们觉得近距离接触高管的机会非常难得,甚至还有人专门从天津过来,当场拿到产品经理的 offer。
活动结束后也有成果产生,一名来自北航的同学一直没等到和 LinkedIn 高管的见面机会。于是他提出活动结束后和对方拼车离开,成功在回学校路上拿到 LinkedIn 的 offer。
浪指数:****
生逢君点评:这跟之前呼叫投资人的风格一样一样的,同学,约吗?
![](http://mmbiz.qpic.cn/mmbiz/l6TVPtibg4bWrREm1jZ0X8PAodLyMXeJEJdZ4sVbibwURBJIPJDrYdvcsdJQeUibEByKTz0EW3SUntBFkPGA9yfdg/0?wx_fmt=jpeg&wxfrom=5)
今年 4 月,Uber 在上海推出一键呼叫直升机服务,2999 元一次的价格,20 位用户成为首批乘客。这次活动邀请了赵又廷作为首飞乘客,活动当天还有一对年轻情侣空中求婚。
Uber 一键呼叫直升机活动可是赚足了眼球。不过有趣的是,Uber 自己的微博主页,所有信息的点赞数加起来,也远不及赵又廷的微博点赞数,后者大概是 Uber 的 27 倍。
除了微博之外,很多媒体报道了这则消息。新浪等几十家媒体都选择了跟进报导。这几乎意味着,只要你在当天看新闻,多看几条就能知道 Uber 做了一键呼叫直升机这件事。
浪指数:****
生逢君点评:咦?Uber又把“魔爪”伸向了天空?加上之前在杭州的“一键叫船”活动,Uber自己都可以凑一个海陆空三栖作战部队了……
![](http://mmbiz.qpic.cn/mmbiz/l6TVPtibg4bWrREm1jZ0X8PAodLyMXeJEWY8bUhWjSV1RiaUiakDwWwcvsOAY85TsXQFeRf8n9FthGVDYticRibEL1g/0?wx_fmt=png&wxfrom=5)
2015年4月6日,一个视频在网上疯转——在上海,明星佟大为驾驶着售价近100万元的特斯拉电动汽车,作为一名Uber的司机满市转悠着拉客。比较有趣的是,第一位乘客上车后,视线丝毫不离手机。尽管佟大为使出浑身解数,仍没有被认出来。
浪指数:****
生逢君点评:大为你这样真是让人心疼,让你开车你就好好开,就别老想着玩“你画我猜”了>~<
![](http://mmbiz.qpic.cn/mmbiz/l6TVPtibg4bWrREm1jZ0X8PAodLyMXeJEU58J8x99OGqheibBI8qOO7C69zHPw0HAg88K6aicEBVRD77yscFljdQw/0?wx_fmt=jpeg&wxfrom=5)
风靡全球130多个国家的雪糕日也来到了中国,2014年7月,在深圳和广州多辆Uber 定制的雪糕车驶向街头。夏日炎炎时,用户只需在Uber的App里选择“雪糕”按钮,离他们最近的雪糕车会尽快把雪糕送至指定地点,用户最快可在几分钟内就能享用到雪糕。
浪指数:***
生逢君点评:Uber这是360度花样开发新功能的节奏啊!你让快递小哥情何以堪?
![](http://mmbiz.qpic.cn/mmbiz/l6TVPtibg4bWrREm1jZ0X8PAodLyMXeJEhOQc9xBegPkGgRboc7A0ll4Cic0IqlzIegLpBE90KPTMrsDSfvv4Gog/0?wx_fmt=png&wxfrom=5)
2014年 12 月,Uber 和宝马合作,在圣诞节前夕派出了十辆 Mini 五门掀背,三环内免费搭乘到目的地。这个名为“激动车副驾驶员”的活动将一次性满足你视、听、嗅、味、触五感需求:车内有按摩装置、情趣香氛、迷幻慢摇电音、iPad 内置激动视频、功能饮料、《男人装》杂志、免洗洗手液、大胆出位的文字·····
浪指数:*****
生逢君点评:Uber,Uber你还好吗?难道你要改姓杜了?
=============
文/金错刀(公众号ID:ijincuodao)
我的一个朋友BLUES,是迅雷产品总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Uber上海总经理王晓峰谈Uber》,刷爆了朋友圈。BLUES是从产品经理角度对Uber这个现象级产品洞察的比较深的人,5月20日晚上,在“微创新实战公社”里,金错刀和BLUES(他的公众号ID:bluemidou)做了一个产品家对话,谈了Uber的产品机制、口碑、粉丝模式、数据杠杆等。
我们只聊了一个问题:Uber的狠招,3个人是如何冷启动一个城市的?
金错刀:什么是Uber最狠的一招?Uber还是比较奇葩的,跟滴滴的路子不一样。大家知道,滴滴很生猛,什么是滴滴最狠的一招?就是添加补贴。Uber的玩法跟滴滴不一样,是另外一种爆品的打法。
滴滴很多人是阿里巴巴出身,擅长搞地推,地推就是上人、上补贴。Uber很多城市就靠3个人,也制造了现象级的产品。我问过一个Uber的司机,他说,两个打车软件的量最大,一个是滴滴,一个是Uber。
BLUES用了一个词汇:冷启动。做产品,最难的就是从0到100的过程,这就是产品的冷启动阶段。Uber虽然是一家很有钱的公司,估值超过450亿美金,但目前在各大城市的运营,坚决不花钱做广告,他们相信钱买不来真爱。大家看到的Uber的各种活动,佟大为开Uber、Uber叫直升机、Uber舞狮、Uber圣诞节送酒等推广,都是资源互换,联合运营,没有花一分钱广告费。
BLUES:使用地推的方式,不是互联网思维。Uber是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进行派单,互联网是需要自传播的,正如小米,在前期是不会花广告费的。必须是口碑,异曲同工。
Uber的理念是让司机能挣到钱,那么司机就愿意接单。以前出租车的定价方式,超过多少公里加价,给返程的空驰费用,是因为没法让司机在返程接到客人。默认让去程的乘客掏钱,这是不合理的。Uber会根据乘客乘车的需求强度,判断出各个层级的热度区域,让司机知道如哪儿会有单。类似这样的热点地图,标识出不同的需求强烈层级,对于需求旺盛的地方,会出现溢价,乘客需要花更多的钱,司机也就可以挣到更多。
![](http://mmbiz.qpic.cn/mmbiz/f8qQDVOfjhw3UAKRqeRvSpzbpYKHAibw9gCOLEOhF7O5JwtibsEawu06YkN5mtzpI7XjaO7vLFZsvPAMQDkUmTqA/640?wx_fmt=jpeg&wxfrom=5)
金错刀:什么是Uber最狠的一招?我也说说口碑,Uber的确很强调口碑,其实Uber在中国有好几个产品。一个是人民Uber,北京没公里1.5元,比出租车都便宜,车型还好,甚至还有免费的矿泉水送。而且,更狠的是,人民Uber是完全不赚钱的,所有收入100%全给司机。人民Uber就是Uber的流量产品。Uber还有几个高端产品:Uber X,Uber BLACK,Uber XL,这些是赚钱的。
BLUES:Uber会给司机非常高额的补贴。一键叫车,不需要告诉司机目的地,只要看到有车,一键到身边。司机的目的是挣钱,乘客的目的是更快的到达目的地。Uber就利用经济杠杆,让司机为乘客提供快速的高质量服务,大家各取所需。
(实战公社社员@逄格亮:我现在自从用了uber就不用其他了,最大的痛点就是能够快速打到车。司机不挑活。)
BLUES:是的,就是这种爽的感觉。
金错刀:能够快速打到车、司机不挑活。这的确是Uber跟其他公司不一样的地方。对,就是酸爽。
BLUES:以前用滴滴,会看到,有几十个司机接到你的打车请求,就是没有一个司机应答。这个时候,乘客是无力的,不可控感产生不安全感。Uber对司机也有补贴,就是利用经济杠杆。除了补贴,Uber会根据司机出勤数据,补贴数据,去进行灵活调整。从高额补贴到减少补贴,估计会有很长的试验期。
金错刀:Uber最狠的一招,为什么能3个人就能冷启动一个城市。我认为答案还不是口碑,而是Uber采取了一种粉丝模式。滴滴等打车软件还是采取的利益驱动模式,但Uber是有粉丝的,特别是乘客,有很多的粉丝人群。为什么?
BLUES:是的,Uber开始就建立自己的高端品牌,它的品牌定位会高于大多数用户。正如特斯拉一样,开始就走高端。比亚迪也是电动车,开始走中低端,后面就很难起来。Uber一开始,就是奥迪、奔驰等高端车,而且是高端司机。人民Uber在上海的第一批司机,不是职业司机,是企业老板,是CEO。这样的人群,就是用户金字塔的1%的人群。先搞定1%的意见领袖,然后影响老板、CEO他们的公司总监、白领,带动9%的用户,加起来的10%,这是用户群中的核心,从上到下进行辐射,影响更多的90%。所以,虽然是3个人,但用户的冷启动不一样,是有势能的,从上面俯冲,必然更加迅速影响大众人群。
金错刀:是的。粉丝模式就是先搞定发烧友,让1%的发烧友带动10%的关键人群,再带动90%的大众人群。对司机端,Uber也是先搞定那些年轻司机,这也是司机中的发烧友。比如,Uber的司机是有要求的:本地牌照本地人,5年内新车,车价不能低于10万元。现在,要有老Uber司机的推荐你才能加入。
BLUES:只要有了口碑,信息流高速扩散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自然不是问题。再加上一系列的脑洞大开的运营活动,用户开始自发传播,而且司机推荐新司机,和乘客推荐乘客一样,也是有奖金的。
金错刀:这部分我倒不知道。有个Uber司机告诉我说,Uber太牛逼了。我问:为什么?他说,只有Uber的司机端是能上苹果APP的,其他打车软件只能在安卓机上。司机也真是奇葩。
BLUES:前提是被推荐的司机,需要一定的单数,也就是这个司机真正成为Uber司机。就像每个乘客推荐新用户,会有30元奖励,新用户的30元,是立刻到账的,马上就可以使用。老用户的30元,是在新用户有了乘车行为后,才会到账。保证被推荐的新用户是有效的
哈哈,Uber的司机端只有苹果手机才能用。所以,Uber也是苹果手机的大客户。
金错刀:其实,滴滴也是有大数据算法的,叫滴米,滴米系统是怎么算的?比如3个司机同时抢一个用户,滴米能判断出这是一个好活,如果用户叫车10多秒后才有司机响应,说明不是一个好活。如果两分钟后还没司机应答,终于有一个司机应答,我们就给他滴米,加到一定程度后发现仍没人抢单,此时用户已呼叫三次,我们直接给司机加钱,5元、8元、10元一直加到最高16元。
BLUES:是的,我用滴滴打车,自己也使用过加钱的策略。所以滴滴和Uber在产品设计上,从一开始,出发点不同。Uber的产品开发,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打车工具,他定位于一个平台,让车辆发挥更大价值。最初的模型,是创始人和几个朋友抛弃掉私家车和司机,几十个人使用5辆奔驰,看看是否可以满足用车需求。通过软件的合理调度,他们做到了。减少了车辆的闲置时间,提升了使用效率。
金错刀:滴米系统跟Uber算法,最大的不一样:就是用户评价的影响力。滴滴的用户评价是根奖励不产生直接关系的。Uber的用户评价体系是跟奖励直接挂钩的,好像是你的用户评价没有达到5分,就拿不到双倍奖励,收入就会很惨。而且,Uber的用户评价是每周都清零。估计是不好刷单。
BLUES:是的,Uber司机非常重视评价。满分是5分,如果平均分低于4.8分,他们拿不到奖励。所以一旦出现一个4分,司机就需要用多个5分来填补。司机评价最重要的两个指标,乘客评分和接单率,每周进行一次结算。所以,司机非常看中评价,必须提供优质服务。同样的,系统派单,如果接单率不到80%,那么奖励就没有,所以司机几乎很少拒单。
还有。司机对乘客,也是有打分的。因为也存在个别不好的乘客,例如喝醉弄脏车的。当乘客分数过低,或许也会被判定为不受欢迎的乘客。但这个评价作为数据积累,后面会发生作用。例如同样是叫车,或许得分高的乘客,更容易叫到车
金错刀:我先做个自我总结,Uber跟滴滴比起来,最狠的一招:粉丝模式。
BLUES:我总结一个,最狠的一招::数据杠杆。就是前面说的:利用数据让司机更容易接单,利用分数让司机服务更好,利用数据让司机不拒单,利用数据判别优质乘客。
@黎明(微创新实战公社社员):如何吸引前1%用户,特别是CEO们?
金错刀:如何吸引1%,首先要看产品定义,因为Uber一开始就是奔着高端用户而来,所以它对高端用户的痛点是深度把握的。比如,高端人群喜欢逼格,所以,Uber那些脑洞大开的活动,都是很有逼格的。比如,用Uber叫飞机。
BLUES:1%的CEO的吸引,就是多种因素了。例如Uber本身的品牌定位,从美国到中国,了解这个产品的人群,多数从国外开始,例如一些CEO在国外就体验过Uber服务。今晚我和Uber的运营总监,还有一些公司的创始人一起吃饭,其中一位就表示,她在美国,如果没有UBER,寸步难行,她都不知道怎么打车。要想CEO开车,必须让他们知道当司机,也是CEO了解自己用户的一种方式。
@腾宇婧(微创新实战公社社员):曾经有篇文章提到过滴滴的阴谋阳谋也有分析说滴滴未来发展空间无限。请教下两位老师怎么看两家公司未来发展的延展性,你们更看好谁?
BLUES:滴滴和Uber的未来发展,都会面临一个补贴、盈利的问题。这也是互联网产品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东西,开始的时候是不知道盈利方式的。Uber面对的中国市场,或许远比他们的预期更加复杂。从产品理念上来说,我更喜欢Uber。但Uber的发展,一定会非常非常的艰辛。正如现在已经形成产业的刷单,已经是非常严峻的问题。Uber如何应对这个大难题,是很大的一个槛。我对Uber,其实蛮担忧,但希望它能健康发展。
金错刀:我自己也说过,滴滴和Uber已经开始大战了,他们的战争是未来的一哥之战。虽然Uber很厉害,市值已经达到500亿美元。但是,我想对会看好滴滴一点。为什么?因为流量,在中国,做所有产品,最大的黑暗森林是流量,要知道,滴滴背后是腾讯。Uber现在势头很猛,但是到一定程度上,一定会遇到流量问题,中国水土比较特别。很多跨国互联网公司都是死在这上面。特别是,在中国,是得屌丝得天下!
中国的用户环境太独特,太复杂。爆品模式也要走中国国情。
====================
来源:BLUES
今天又写Uber,因为这款产品太热了,中欧商学院菁英会在上周末邀请了Uber上海总经理王晓峰进行了一次分享经济为主题的演讲,BLUES作为圆桌论坛嘉宾到中欧进行了一次产品案例讨论。
说一些现场看到、听到的、讨论到的Uber的消息,浓缩了王晓峰的一些观点,不一定完全能对上,大家且看且思考吧。
![](http://mmbiz.qpic.cn/mmbiz/590trKQxfjUNavcJlnQxIknANsUcCHdz4Ah0FbbUkHHX6huZXGPlqic3yhMBQuicWB634uA8ibPctDYnYyQNaDE4Q/640?wx_fmt=jpeg&wxfrom=5)
1. 做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用MVP方法快速尝试。
Uber来源于两位创始人自己的需求,他们的想法就是,“假如我可以在手机上按一个键,然后立刻出现一辆车就好了。于是他们使用了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的产品方法快速尝试,验证最小化可行产品。
刚刚开始的时候,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和Garrett Camp把自己的司机给辞掉了,买了5辆奔驰,雇了5个司机,找了十几个朋友,大家一起来试一试,是否可以共享这5个车辆和5个司机。一段时间发现,其实用很简陋的手机应用能够叫到司机,会比自己的司机还方便。有更多的朋友开始说,你们把密码开放吧,我也把司机辞掉,我也要加入进来。
2010年,Uber在旧金山开始运营,4年时间,发展到了56个国家,300多个城市,中国有9个城市,见下图。
![](http://mmbiz.qpic.cn/mmbiz/590trKQxfjUNavcJlnQxIknANsUcCHdz8lceQUvqvpfrQzpSj7Jl5LJ9h0p7icpnXOytsDTk3oVd1TXtHJlcvicg/640?wx_fmt=jpeg&wxfrom=5)
2. 预订功能是一种资源浪费。
如果真正能做到按下按纽,5分钟车子就能到,为什么要提前做预订呢?
如果一个司机接受预订,明天早晨9点钟要去浦东机场,这就意味着他可能在9点之前的时间就会浪费,他没法去接其他的生意,他可能很早就要从城市的一头大老远跑过来,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看看下图,Uber在很多城市已经做到了5分钟内让一辆车来到用户身边,譬如旧金山是2.4分钟,纽约是2.7分钟,墨西哥是4.1分钟……
![](http://mmbiz.qpic.cn/mmbiz/590trKQxfjUNavcJlnQxIknANsUcCHdzfZXhnc1z7Esu0V7q7KNxicHWiasAiaibw2nORwV4V884ExSdiaI54zZcRvg/640?wx_fmt=jpeg&wxfrom=5)
这里的数据,没有国内的城市,个人每天使用Uber的体验,这辆车是否可以快速来到身边,很多时候取决于司机对道路的熟悉程度,70%的情况,5分钟还是可以做到的;只是那些不认道的司机,确实很让人抓狂。尤其是那些找了10多分路,还没法过来,然后让乘客取消订单,乘客还要被扣费10元的情况。
(插播)乘客如何能更好的使用Uber,自己看BLUES总结的攻略,点击阅读:用Uber避免被拒载:巧妙使用Uber打车的11条攻略
另外,现行的出租车价格体系当中的超过多少公里,加价多少的那部分费用,实际是对乘客的不公平,是把后面有可能返程空跑的价钱计算到前面乘客的身上。对于Uber不存在这样的定价机制,Uber按照实际跑的公里数计费。而且,基于强大的后台数据,指导司机移动到有叫车需求的区域获取订单,减少司机空跑的时间。
下图来源于BLEUS建立的产品经理交流群,一位土豪公司的产品经理获得特斯拉奖励,然后,他去当了Uber司机。红色区域,表明用车需求较大,并且有溢价,司机可以获得更高收入。
![](http://mmbiz.qpic.cn/mmbiz/590trKQxfjUNavcJlnQxIknANsUcCHdzYJLYc8xl9EBpOKURqicm2c1fOkB0RibtVsbjUF5NpXkY3z6xqqoKhMRg/640?wx_fmt=jpeg&wxfrom=5)
3. Uber满足用户三个重要需求
(1)速度:5分钟内到达,不要给我看到周边有100辆车,乘客只要1辆可以过来的车。
(2)价格:便宜,Uber的价格相比目前市面的专车、出租车价格,是最实惠的。
(3)服务:Uber提供高质量服务,记得第一用Uer,叫来的是奥迪,第一次体会到车上有矿泉水,还有充电器服务。
对于目前一些不认路的人民Uber的司机,王晓峰给出的解释,是人民优步,相当于经济型酒店,不要指望这类酒店能提供开门、游泳池等星级酒店的高档服务,要想获得舒适服务,那就使用Uber Black等高端车服务。另外,乘客评分机制也可以督促司机提高服务水准。
4. Uber 如何做到一个城市3个人的精华团队
找到非常熟悉这个城市的人,Uber在中国9个城市,总共几十个人, 以一当十,以一当百, 精心塑造品牌,精心招募高质量的人。目前一些城市发展较快,已经不止3个人团队,最多也就10人左右。
对于某些工作,还是需要大量人力的,例如目前不少用户反馈发给Uber邮箱的邮件,得不到及时回复,我也相信Uber的员工已经非常努力的进行问题解决,但用户增长的数据,或许已经大大超出预期,在用户反馈问题解决方面,存在不能及时处理的问题。
5. Uber的冷启动策略
做产品,最难的就是从0到100的过程,这就是产品的冷启动阶段。
Uber虽然是一家很有钱的公司,估值超过450亿美金,但目前在各大城市的运营,坚决不花钱做广告,他们相信钱买不来真爱。大家看到的Uber的各种活动,佟大为开Uber、Uber叫直升机、Uber舞狮、Uber圣诞节送酒等推广,都是资源互换,联合运营,没有花一分钱广告费。
抱大腿
和具有大量用户的产品合作,例如百度,下图,百度地图的用车服务,首推Uber。
![](http://mmbiz.qpic.cn/mmbiz/590trKQxfjUNavcJlnQxIknANsUcCHdz0seQdFia4KKUWGs8yQYsMbsbVmbqGsDY1WCGdHdiaicwkefiaMY9DibSoSg/640?wx_fmt=jpeg&wxfrom=5)
乘客的冷启动。
运用社交媒体策略,对一般产品来说,总有1%的意见领袖,9%的跟进者;90%的大众。
Uber在上海最初的百分之一是谁呢?王晓峰认为是这1%大部分是外国人,正如上海的希尔顿也是这么起来的,运营初期,99%是外国人,星巴克咖啡也是这么起来的。Uber源于美国,产品发展太快,进入中国的本土化,其实是有个过程的,一些页面目前还能看到英语页面。对于英语为母语的老外,这个APP太适合他们了,他们没法用滴滴打车,因为普通话说不好,没法和司机太多沟通。而Uber,则是一键叫车,司机按照定位到指定位置,下车,也不用讨论价钱,直接扣除,太适合老外使用了。
第二批用户是老外身边的中国人,也有媒体人,尤其是科技媒体,对于新生事物,媒体人有天然的敏感,自己都去国外找内容翻译过来使用;还有时尚界人士,他们不喜欢出租车,对乘车环境比较挑剔。而这些人,又是很有传播能力的,于是这10%的用户成为Uber的种子用户,获得良好服务后 ,快速传播产品。BLUES估计算是这里面的科技自媒体,成为Uber种子用户的一粒。
司机的冷启动。
普通的产品找地推,花钱雇佣3000个大学生,一个一个发展用户,Uber不能这么干。人民Uber第一天不到100辆车。Uber找意见领袖,写字楼里面有车的人,找白领,先找公司领导,找CEO,CEO当司机,总监也会当司机;Uber找科技类CEO,他们知道Uber,并且Uber打豪车的概念,不会让CEO掉价。后来的事实证明,CEO给Uber当司机,对自己公司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一张图的答案
BLUES在朋友圈发布了这张图片,让大家猜猜是什么?
![](http://mmbiz.qpic.cn/mmbiz/590trKQxfjUNavcJlnQxIknANsUcCHdzcsyWPN2T8FBesPUiaTkFs0OqADdhcl6dFCiaFnckHka8CRrTK37K6LEQ/640?wx_fmt=jpeg&wxfrom=5)
已经有朋友猜出来,这是Uber的一天的汽车行驶路线图。这是两张图,左边是去年5月的一天,Uber在上海的行车路线,右边,是今年5月同一天的行车路线图,可以看到两张图的天壤之别,Uber的发展实战太快。
以上,就是BLUES参加这次交流会的一些记录小结,BLUES在讨论中提出的3个问题,感觉还没有很好的答案:一是司机无法提供服务导致用户取消行程而带来的扣款问题;二是Uber对乘客投诉提问的一些处理规则不明确、不及时;三是恶意刷单问题。
或许,这也是Uber产品正在逐步完善的产品问题。
![](http://mmbiz.qpic.cn/mmbiz/590trKQxfjUNavcJlnQxIknANsUcCHdzc9esL00NPVCUr2V2IowWhcR8AEJ70rwME6O2VchQjibliaox9akMCQQQ/640?wx_fmt=jpeg&wxfrom=5)
对Uber产品发展的几点担忧
1. 刷单问题,Uber的补贴实在太诱人,又有大量聪明的人,总能找到法子刷单,有个笑话是,某司机带着Uber客户端做地铁刷单挣钱,这也是醉了。这还是低级做法,目前刷单已经成为一个地下产业,有明确的分工组织,或许已经是百万级的刷单市场。
2. 司机服务质量问题,一些素质不高的黑车司机加入,态度恶劣的挑单,汽车品质也大打折扣,BLUES的一位同事就遭遇在暴雨天上车,又被司机赶下车的恶劣事件。
3. 高品质服务品牌形象的下降,这是一个综合反馈,当身边有一些抱怨Uber服务下降的声音多起来的时候,即便有经济杠杆的评分机制,也该严肃考虑一下帮助司机提高服务质量,事前预防好过事后处罚。
4. 产品性能问题。例如访问速度,使用Uber还会遇到打开速度慢,注册流程不顺畅,地图定位不精准等性能问题。
5. 市场管理与法律的老问题……